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

發布日期:2014-11-08 浏覽量:

認知自我,尋找自我,定位自我,并不僅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,每一個人,都該扪心自問。閱讀,正是為人類指出了這樣一條通向自我的路徑。 

“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,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。”據說這是清代嘉慶年間禮部尚書姚文田自題書房的對聯。 

有人問拉美文豪博爾赫斯,你想象中的天堂是什麼樣?博爾赫斯說,就是圖書館的樣子。201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得獎作品,是一部叫《神奇飛書》的小動畫電影,算是圓了博爾赫斯的理想。電影的主人公用盡一生閱讀,最後在書籍的簇擁下返老還童,飛向了天堂。對于熱愛書籍,熱愛閱讀之人,想必這就是最好的歸宿了。 

真正有價值的書籍,應當是人類文明的結晶,如同糧食強壯人的肉體,而書籍必應塑造人的精神。當下的社會,已是人的物化越來越強烈的時代,而對抗物化的有效途徑,恰恰是保有獨一無二的精神與人格。 

讀書應自年少始,這一點,想必毫無疑問。舊式書院私塾中,小孩子搖頭晃腦不知所以地背誦,雖在“五四”時被魯迅等多位大家嘲弄批評,但仔細想來,年幼的孩子不懂很多書中的含義本也正常,背誦使其镌刻于記憶之中,随着年歲漸長、閱曆漸豐,記憶便會與現實相互印證,那些幼時不曾明白的道理也就會豁然開朗,反而是一種以生命體驗實現讀書意義的方式,較之直接把道理說出,實際上作用更大。當然,選擇适合年齡的書籍閱讀也是重要的。 

由此,培養青少年閱讀習慣,一來靠内在興趣的驅使,二來還是多少要靠一些外力的推動,或者說強迫。僅憑興趣,不知道多少青少年會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武俠、玄幻、漫畫、遊戲等等上去,雖不是說這些就一定不好,但總是過于單一。作為父母,作為老師,從家庭和學校的角度,開具書單,規定閱讀時限,布置閱讀作業等等,并不能說是沒有效果的。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,隻要外在的壓力适當,不至于激發對抗和叛逆,那就能夠達到目的,當青少年成長後,也會對這種“強迫”的意義真正有所領悟和了解。 

讀書之于塑造精神與人格的意義,用當下一句時髦的話來說,首先就是“正三觀”。三觀,即常說的人生觀、世界觀、價值觀,放在傳統文化語境中,一個字就可以涵蓋之——“志”。志,是一個人得以對待萬事萬物的基礎,向前邁進的方向與目标。中國古人曰“志當存高遠”,也即取法其上的意思。 

“讀史使人明志”,此言不虛。曆史是人類文明行進的軌迹,前人所有的經驗教訓,均已含納,且已經過時間檢驗。中國曆史,乃是世界文明古國中最長久最有淵源的文明,而史籍的保存也最完善,尤其曆代以來,史書著者們秉承着一股啟迪後世的道義與責任,已将所欲表現與所欲表達的“志”貫注其中。左丘明的《春秋左傳》,太史公的《史記》,司馬光的《通鑒》,都是以“志”著史的典範,即使是後代許多官修史書,也未嘗不在皇權嚴威下悄悄曲折地表達着某些不可壓制的思想。青少年讀史,可以先參以曆史故事通俗讀物,再逐漸讀原典,從史書描述中,去想象與感受那些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鮮活,繼而體會其精神道德,漸漸作為自己的榜樣,就自然完成着“立志”的過程。 

讀書之用,在于“增識見”,也就是“智”的培養。人生一世,總不能做井底之蛙,滿足于眼前一個小小的井口,沾沾自喜,以為看過了所有風景。但世間風景,無論是人、物、事,都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去觀覽、去經曆完全,借助他人的轉遞,去了解與認識,去體驗與感悟,最終使之成為自己認知世界的組成,便是一個必需的途徑。智慧,正來源于多元,來源于廣泛,而絕不紮根于因見聞短淺而造就的固執與偏見。當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足夠強大,眼界便會因此而擴展,思維也會因此而拓寬,便不至于當見到或聽到某一種言論或觀點時,不由自主地就輕易盲目去追逐相信,而無法接受更多的可能。 

德國大哲學家康德,終其一生,都隻在自己的家鄉,一座德國小城著書立說,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一位偉大的智者,他對世界的廣闊認識,正是從書本中來。為了增“智”,讀書之時,尤其需要廣博和貫通。真正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之人,除專精自己的一面外,必然有其他諸多輔助的學識。意大利文藝複興巨匠達•芬奇,是知識“跨界”的奇人,世人多知其美術史上的地位,而他在科技發明上的成就,其實更讓人瞠目結舌。這些知識的橫跨或縱跨,不靠廣泛的讀書求知,必然無法達成。 

當今青少年的閱讀,往往容易單一,尤其是網絡文學的盛行,容易讓人癡迷沉溺,入而不能出。其實網絡寫手本人,也必須依靠大量廣泛的讀書,才能構建起筆下光怪陸離、神奇詭谲的世界——那麼作為讀者,自然不能将目光隻放在這一處,更該放遠放廣,超出所讀的作品之外。郭敬明可讀,托爾斯泰自然更可讀;唐家三少可讀,唐詩宋詞元曲自然更可讀;劉慈欣可讀,霍金自然也更可讀……總而言之,唯有多讀,才能多見多聞多感,才不會被一些看似光鮮實則淺薄的事物,簡單地蒙蔽了自己的大腦,讓自己在選擇中不知所措,在決斷前迷惘茫然。 

喜悅與悲傷,憤怒與平和,痛苦與歡樂,擔憂與恐懼,種種情感,都可以通過閱讀感受,而唯有感受這些情感,即使是負面情感,人生也并不缺憾。 

人格與精神的完善,有一個重要因素,即是情感。由是,讀書的另一個好處,可謂之曰“廣情懷”。任何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籍,必然寄托着作者最真實與最深刻的情感,而閱讀,便是體會的時刻,将這情感融入自我生命,豐富自我人生。喜悅與悲傷,憤怒與平和,痛苦與歡樂,擔憂與恐懼,種種情感,都可以通過閱讀感受,而唯有感受這些情感,即使是負面情感,人生才并不缺憾。人存在于世界,正因感受他人情感,才能生共鳴之心,才能具同情之懷,也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擯棄惡,傳揚善。 

正源于正直而悲憫的情感,雨果于《悲慘世界》扉頁題下文字,“貧窮使男子潦倒,饑餓使婦女堕落,黑暗使兒童羸弱——還得不到解決;隻要在某些地區還可能發生社會的毒害,隻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,那麼,和本書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益的”;正源于一種溫暖的情感,詩人海子寫下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”的詩句;正源于保有童心與浪漫的情感,羅琳寫出了《哈利波特》這樣風靡世界作品……實則,情感的複雜與廣袤,并非這隻言片語所能道出,更是需要通過個人的閱讀,去真切的體驗與品味。然而,既要體味情感,閱讀便未必輕松,甚或更加苦澀。若想隻擁有快樂,不理解痛苦,必不構成完整的人生。讀書之時,尤其不可回避。 

随談至此,讀書的終極之義,似乎已呼之欲出。孟子言,“吾善養我浩然之氣”,志、智、情,即是構成“氣”的關鍵。氣者,氣格也,換句話說,也就是人生的格局——内心的強大與否,精神的充實與否,靈魂的純淨與否。人的一生,是否有價值,其實不必過于依靠外在的判斷。在成功學流行的當下,太多人已迷失自我。認知自我,尋找自我,定位自我,并不僅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,每一個人,都該扪心自問。閱讀,正是為人類指出了這樣一條通向自我的路徑。 

(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、文學博士) 

認知自我,尋找自我,定位自我,并不僅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,每一個人,都該扪心自問。閱讀,正是為人類指出了這樣一條通向自我的路徑。 

“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,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。”據說這是清代嘉慶年間禮部尚書姚文田自題書房的對聯。 

有人問拉美文豪博爾赫斯,你想象中的天堂是什麼樣?博爾赫斯說,就是圖書館的樣子。201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得獎作品,是一部叫《神奇飛書》的小動畫電影,算是圓了博爾赫斯的理想。電影的主人公用盡一生閱讀,最後在書籍的簇擁下返老還童,飛向了天堂。對于熱愛書籍,熱愛閱讀之人,想必這就是最好的歸宿了。 

真正有價值的書籍,應當是人類文明的結晶,如同糧食強壯人的肉體,而書籍必應塑造人的精神。當下的社會,已是人的物化越來越強烈的時代,而對抗物化的有效途徑,恰恰是保有獨一無二的精神與人格。 

讀書應自年少始,這一點,想必毫無疑問。舊式書院私塾中,小孩子搖頭晃腦不知所以地背誦,雖在“五四”時被魯迅等多位大家嘲弄批評,但仔細想來,年幼的孩子不懂很多書中的含義本也正常,背誦使其镌刻于記憶之中,随着年歲漸長、閱曆漸豐,記憶便會與現實相互印證,那些幼時不曾明白的道理也就會豁然開朗,反而是一種以生命體驗實現讀書意義的方式,較之直接把道理說出,實際上作用更大。當然,選擇适合年齡的書籍閱讀也是重要的。 

由此,培養青少年閱讀習慣,一來靠内在興趣的驅使,二來還是多少要靠一些外力的推動,或者說強迫。僅憑興趣,不知道多少青少年會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武俠、玄幻、漫畫、遊戲等等上去,雖不是說這些就一定不好,但總是過于單一。作為父母,作為老師,從家庭和學校的角度,開具書單,規定閱讀時限,布置閱讀作業等等,并不能說是沒有效果的。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,隻要外在的壓力适當,不至于激發對抗和叛逆,那就能夠達到目的,當青少年成長後,也會對這種“強迫”的意義真正有所領悟和了解。 

讀書之于塑造精神與人格的意義,用當下一句時髦的話來說,首先就是“正三觀”。三觀,即常說的人生觀、世界觀、價值觀,放在傳統文化語境中,一個字就可以涵蓋之——“志”。志,是一個人得以對待萬事萬物的基礎,向前邁進的方向與目标。中國古人曰“志當存高遠”,也即取法其上的意思。 

“讀史使人明志”,此言不虛。曆史是人類文明行進的軌迹,前人所有的經驗教訓,均已含納,且已經過時間檢驗。中國曆史,乃是世界文明古國中最長久最有淵源的文明,而史籍的保存也最完善,尤其曆代以來,史書著者們秉承着一股啟迪後世的道義與責任,已将所欲表現與所欲表達的“志”貫注其中。左丘明的《春秋左傳》,太史公的《史記》,司馬光的《通鑒》,都是以“志”著史的典範,即使是後代許多官修史書,也未嘗不在皇權嚴威下悄悄曲折地表達着某些不可壓制的思想。青少年讀史,可以先參以曆史故事通俗讀物,再逐漸讀原典,從史書描述中,去想象與感受那些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鮮活,繼而體會其精神道德,漸漸作為自己的榜樣,就自然完成着“立志”的過程。 

讀書之用,在于“增識見”,也就是“智”的培養。人生一世,總不能做井底之蛙,滿足于眼前一個小小的井口,沾沾自喜,以為看過了所有風景。但世間風景,無論是人、物、事,都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去觀覽、去經曆完全,借助他人的轉遞,去了解與認識,去體驗與感悟,最終使之成為自己認知世界的組成,便是一個必需的途徑。智慧,正來源于多元,來源于廣泛,而絕不紮根于因見聞短淺而造就的固執與偏見。當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足夠強大,眼界便會因此而擴展,思維也會因此而拓寬,便不至于當見到或聽到某一種言論或觀點時,不由自主地就輕易盲目去追逐相信,而無法接受更多的可能。 

德國大哲學家康德,終其一生,都隻在自己的家鄉,一座德國小城著書立說,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一位偉大的智者,他對世界的廣闊認識,正是從書本中來。為了增“智”,讀書之時,尤其需要廣博和貫通。真正在學問上有所成就之人,除專精自己的一面外,必然有其他諸多輔助的學識。意大利文藝複興巨匠達•芬奇,是知識“跨界”的奇人,世人多知其美術史上的地位,而他在科技發明上的成就,其實更讓人瞠目結舌。這些知識的橫跨或縱跨,不靠廣泛的讀書求知,必然無法達成。 

當今青少年的閱讀,往往容易單一,尤其是網絡文學的盛行,容易讓人癡迷沉溺,入而不能出。其實網絡寫手本人,也必須依靠大量廣泛的讀書,才能構建起筆下光怪陸離、神奇詭谲的世界——那麼作為讀者,自然不能将目光隻放在這一處,更該放遠放廣,超出所讀的作品之外。郭敬明可讀,托爾斯泰自然更可讀;唐家三少可讀,唐詩宋詞元曲自然更可讀;劉慈欣可讀,霍金自然也更可讀……總而言之,唯有多讀,才能多見多聞多感,才不會被一些看似光鮮實則淺薄的事物,簡單地蒙蔽了自己的大腦,讓自己在選擇中不知所措,在決斷前迷惘茫然。 

喜悅與悲傷,憤怒與平和,痛苦與歡樂,擔憂與恐懼,種種情感,都可以通過閱讀感受,而唯有感受這些情感,即使是負面情感,人生也并不缺憾。 

人格與精神的完善,有一個重要因素,即是情感。由是,讀書的另一個好處,可謂之曰“廣情懷”。任何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籍,必然寄托着作者最真實與最深刻的情感,而閱讀,便是體會的時刻,将這情感融入自我生命,豐富自我人生。喜悅與悲傷,憤怒與平和,痛苦與歡樂,擔憂與恐懼,種種情感,都可以通過閱讀感受,而唯有感受這些情感,即使是負面情感,人生才并不缺憾。人存在于世界,正因感受他人情感,才能生共鳴之心,才能具同情之懷,也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擯棄惡,傳揚善。 

正源于正直而悲憫的情感,雨果于《悲慘世界》扉頁題下文字,“貧窮使男子潦倒,饑餓使婦女堕落,黑暗使兒童羸弱——還得不到解決;隻要在某些地區還可能發生社會的毒害,隻要這世界上還有愚昧和困苦,那麼,和本書同一性質的作品都不會是無益的”;正源于一種溫暖的情感,詩人海子寫下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”的詩句;正源于保有童心與浪漫的情感,羅琳寫出了《哈利波特》這樣風靡世界作品……實則,情感的複雜與廣袤,并非這隻言片語所能道出,更是需要通過個人的閱讀,去真切的體驗與品味。然而,既要體味情感,閱讀便未必輕松,甚或更加苦澀。若想隻擁有快樂,不理解痛苦,必不構成完整的人生。讀書之時,尤其不可回避。 

随談至此,讀書的終極之義,似乎已呼之欲出。孟子言,“吾善養我浩然之氣”,志、智、情,即是構成“氣”的關鍵。氣者,氣格也,換句話說,也就是人生的格局——内心的強大與否,精神的充實與否,靈魂的純淨與否。人的一生,是否有價值,其實不必過于依靠外在的判斷。在成功學流行的當下,太多人已迷失自我。認知自我,尋找自我,定位自我,并不僅僅是青少年所需要做的事,每一個人,都該扪心自問。閱讀,正是為人類指出了這樣一條通向自我的路徑。 

(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、文學博士) 

{作者:梁振華 來自:光明網 2014年11月04日 } 

Baidu
sogou